详细内容
黄公望,字子久,号一峰,元代书画家,工书法、通音律、善诗词,少有大志,青年有为,中年受人牵连入狱,饱尝磨难,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,师法董源、巨然,潜心学习山水画,出名时,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。黄公望把毕生的精力都融入到绘画制作中,呕心沥血,历时数载,终于在年过八旬时,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境界的长卷--《富春山居图》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始画于至正七年(1347年),于至正十年完成,为纸本水墨画,宽33厘米,长636.9厘米,此画卷为六连接的纸本,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。《富春山水图》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,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,全图用墨淡雅,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,墨色浓淡干湿并用,极富于变化,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明朝末期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,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,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,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,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,前段话幅较小,称“剩山图》,现藏浙江省博物馆;后段画幅较长,称“无用师卷”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,数百年来,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。